昆明电信副卡未实名恐涉诈,用户如何自保?

本文针对昆明地区电信副卡未实名引发的涉诈风险,详细解析实名补登流程与法律要求,提供包含设备锁定、功能限制在内的6项主动防护措施,并给出遭遇诈骗后的三重应急处理步骤。

一、现状背景与法律要求

根据工信部《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所有通信副卡须在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实名补登记。昆明地区近期出现多起利用未实名副卡实施诈骗案件,涉及虚假投资、冒充客服等新型诈骗手段。未实名副卡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群发诈骗短信、建立虚拟通信链路等违法行为,用户可能面临账号冻结及法律责任连带风险。

昆明电信副卡未实名恐涉诈,用户如何自保?

二、副卡实名补登流程

用户可通过以下途径完成实名认证

  1. 携带主卡身份证原件及副卡设备,前往昆明电信自有营业厅办理
  2. 通过「中国电信APP」-「号卡管理」进行人脸识别核验
  3. 拨打10000号客服,按语音提示上传证件电子版

需注意:第三方代理点无法办理副卡实名业务,所有认证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三、主动防范诈骗措施

针对已实名副卡用户建议:

  • 启用SIM卡PIN码保护,连续3次错误输入自动锁卡
  • 关闭副卡国际漫游及短信功能(需业务使用时临时开通)
  • 每月通过「天翼防骚扰」公众号查询副卡通话记录
高风险行为预警表
场景 应对措施
收到升级5G套餐短信 拨打10000号人工核实
他人借用副卡设备 立即通过APP远程锁卡

四、遭遇诈骗应急处理

发现异常时应执行:

  1. 立即拨打10000号冻结副卡通信功能
  2. 通过银行APP对关联账户进行5次错误密码锁定
  3. 携带通话记录截图至昆明反诈中心(北京路514号)报案

注意保留包含诈骗号码、转账时间、金额等完整电子证据链,通过「云南公安执法办案系统」提交材料可加快立案流程。

用户应主动完成副卡实名登记,并通过技术手段限制非必要功能。建议每月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检测设备风险,定期参加电信营业厅组织的防诈知识培训。发现可疑通信行为时,可通过「12381涉诈预警劝阻专线」进行预举报。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133624.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

(0)
上一篇 4天前
下一篇 4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