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服务器的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为Linux发行版之一的CentOS,由于其稳定性、安全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服务端应用场景中。为了确保服务器的安全性,本文将介绍如何对CentOS进行安全设置。
一、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1. 禁用不需要的服务
对于服务器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服务都是必要的。例如:蓝牙服务(bluetooth)、cups打印服务等。禁用这些服务可以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我们可以通过systemctl命令来查看当前正在运行的服务,并根据实际需求禁用它们:
systemctl list-units --type=service systemctl disable
2. 关闭无用的端口
除了禁用服务外,还需要关闭没有使用的端口。使用netstat命令或者ss命令查看所有开放的端口,然后通过防火墙规则阻止未授权访问这些端口。
二、加强SSH连接安全
SSH是远程管理Linux服务器最常用的方式之一,因此它也成为了黑客攻击的目标。为了提高SSH的安全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更改默认端口
将SSH默认的22号端口更改为其他数字,以降低被暴力破解的风险。编辑/etc/ssh/sshd_config文件,找到“Port 22”这一行并修改为新的端口号。记得重启SSH服务使配置生效。
2. 禁止root用户直接登录
禁止root用户直接登录可以有效防止恶意攻击者利用弱密码猜测root账号信息。同样是在sshd_config文件中添加或修改PermitRootLogin参数为no。
3. 使用密钥认证代替密码认证
相比于简单的密码输入,基于公私钥对的身份验证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创建一对密钥后,将其私钥保存到本地计算机上,而公钥则添加到远程服务器的~/.ssh/authorized_keys文件内。
三、安装并配置防火墙
防火墙是保护网络边界的重要工具,它可以控制进出服务器的数据流,从而阻止非法入侵行为。CentOS自带了firewalld作为默认防火墙解决方案,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基本用法:
1. 启动与停止firewalld
使用systemctl命令启动、停止以及查询firewalld的状态: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2. 添加放行规则
假设我们要允许HTTP请求通过,则需要执行如下指令: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 firewall-cmd --reload
其中,“–zone=public”表示指定区域为公共网络;“–add-service=http”用于添加HTTP服务;最后加上“–permanent”选项使得这条规则永久生效。完成后别忘了重新加载配置。
四、定期更新系统补丁
软件开发商会不定期发布针对已知漏洞的修复程序,即所谓的“补丁”。及时安装这些补丁有助于修补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避免遭受恶意软件的侵害。可以使用yum命令来检查是否有可用的更新包,并按照提示完成升级操作:
yum check-update yum update -y
建议开启自动更新功能,这样即使管理员忘记手动执行该任务,系统仍然能够保持最新状态。
五、限制用户权限
最小化原则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关键策略之一,在操作系统层面表现为只给予用户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限度权限。具体做法包括但不限于:
- 创建普通用户账户而非一律使用超级管理员身份;
- 为不同部门或项目组分别设立独立的工作目录,并设置合适的读写权限;
- 利用sudo命令赋予特定人员临时执行特权命令的权利,而不是长期授予root权限。
六、启用SELinux
SELinux(Security-Enhanced Linux)是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开发的一种强制访问控制系统,它能够在进程级别上提供细粒度的权限控制机制,进一步增强了Linux系统的安全性。尽管SELinux的学习曲线较为陡峭,但对于那些追求极致防护效果的企业级用户而言,仍然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项技术。
以上就是关于CentOS系统在服务端应用中的安全设置指南的一些内容,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面需要注意,但只要掌握了上述要点,就能大大提升服务器抵御外部威胁的能力。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99840.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