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中心(IDC)作为承载各类信息和数据的核心枢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所处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地震灾害对IDC机房造成的破坏不容忽视。在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避免一些常见的误区。
一、过度依赖传统建筑结构抗震性能
1. 误区表现:部分设计师或建设方认为只要按照现行规范要求完成了建筑物本身的抗震设计,就能确保IDC机房内部所有设备在遭遇地震时不被损坏,从而忽略了针对机柜等关键设施采取专门措施。
2. 如何避免:除了遵循常规建筑工程抗震标准外,还应该结合IDC机房特点,充分考虑服务器机柜、通信设备、电力供应系统等特殊装备的需求,采用减震支架、阻尼器等专业配件来增强局部稳定性,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规划减少震动传递路径。
二、忽视非结构性构件加固
1. 误区表现:有些项目过分关注主体框架的安全性而轻视了诸如天花板、地板、墙壁内管线布置等方面细节处理,导致实际发生晃动时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却成为安全隐患点。
2. 如何避免:加强对于非承重墙、装饰面层及其他附属装置连接方式的研究与实践,比如使用柔性接头代替刚性固定件以吸收冲击能量;选用高强度材料制作隔断墙体并预留足够空间供电缆穿行以免受压变形;安装活动式吊顶板便于快速拆卸维修且能有效防止掉落伤人。
三、缺乏针对性应急预案演练
1. 误区表现:虽然大部分企业都会制定一套通用性的灾难恢复计划,但在具体到IDC机房抗震方面往往准备不足,没有根据可能发生的震级大小、持续时间长短等因素量身定制应急响应流程,一旦遇到突发情况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2. 如何避免:定期组织员工参与模拟地震场景下的实战训练,熟悉从预警信号识别到人员疏散路线选择再到重要资料备份转移等一系列操作步骤;建立多层级联动机制确保信息畅通无阻,同时配备必要的救援物资如急救箱、灭火器等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四、忽略地域差异影响
1. 误区表现: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气候特征以及历史地震记录存在很大区别,但有的设计团队却没有因地制宜地调整方案,而是简单套用其他成功案例中的经验做法,这样很可能无法适应当地实际情况。
2. 如何避免:深入调研目标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特点,参考国家发布的最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确定合理的设计依据;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借鉴国内外同类型优秀工程实例总结提炼出符合本地特色的解决方案。
五、成本控制不当
1. 误区表现: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某些企业在前期规划阶段就压缩了过多用于抗震防护方面的预算投入,后期又因质量问题不得不追加改造费用,反而得不偿失。
2. 如何避免: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认识到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长期稳定运营的基础所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足额列支专项基金,并设立专门账户实行封闭管理;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全程跟踪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80377.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