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承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重要场所,其建设和维护标准对于保障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CNNIC IDC机房的建设和维护标准。
一、建设标准
1. 选址要求:机房应选择在交通便利、通信网络发达的地区,同时要避开地震带、洪水易发区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带,以确保机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建筑结构:机房建筑必须具备抗震、防火、防水等功能,并采用高标准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根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17的相关规定,机房内部布局应合理规划,包括服务器区、监控室、配电室等功能区域,保证设备安装空间充足且通风散热良好。
3. 电力供应:为确保机房内设备持续稳定运行,需配备可靠的双路市电供电系统及UPS不间断电源,满足TIA-942《数据中心电信基础设施标准》中对不同级别数据中心电力保障的要求。还应设置柴油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启动并提供足够功率支持。
4. 空调与通风:由于服务器等硬件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需要安装精密空调系统来维持适宜温度范围(通常为22±2℃),湿度控制在40%-60%之间。良好的通风条件有助于排出热空气,避免过热现象发生。
5. 安全防护:考虑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机房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如门禁系统、视频监控、入侵报警装置等。这些设施可以有效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进入敏感区域,保护机房内的设备和信息资源免受损害。
二、维护标准
1. 日常巡检:定期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机房进行全面检查,主要包括电气设备状态、温湿度环境参数、消防设施完好情况等方面,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处理。
2. 设备保养:针对各类硬件设施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按照厂商提供的指导手册执行预防性维修作业,如清洁过滤网、更换老化部件等操作,延长使用寿命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3. 系统升级:随着技术发展和技术需求变化,适时对网络架构、操作系统软件等进行更新换代,确保机房始终处于最佳性能状态,适应不断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
4. 应急演练: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组织员工开展模拟故障排除训练,熟悉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增强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CNNIC IDC机房建设和维护标准涵盖了从选址到日常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打造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的数据中心环境,为中国互联网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60796.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