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约机套餐的隐蔽陷阱
济宁联通在推广宽带和合约机套餐时,常以”免费送手机””话费返还”等优惠吸引用户,但合同中暗藏多重风险。用户需签署长达24-36个月的合约期,且运营商未明确告知违约金计算规则,导致消费者在提前解约时面临巨额赔偿。
- “每月返40元话费”实际需绑定高消套餐
- “免费升级5G”隐含强制更换设备条款
- “内部串码优惠”不提供书面协议
二、违约金计算方式争议
违约金计算存在显著不合理性,例如某用户使用18个月后解约,被要求赔偿已享受的每月40元优惠×18个月=720元,远超剩余合约期应缴费用。而根据《电信条例》规定,违约金应不超过未履行合约部分金额的30%,但运营商常以”优惠补贴”名义提高赔付标准。
三、用户维权困境
消费者遭遇的主要维权障碍包括:
- 营业厅与客服说法不一,推诿责任
- 电子合同未突出显示关键条款
- 宽带覆盖不足仍收取违约金
- 威胁冻结征信记录强制缴费
四、典型案例分析
2025年张先生办理129元套餐时,工作人员承诺”随时可移机”,实际搬家后因新址未覆盖宽带,仍需缴纳千元违约金。类似案例中,用户实际支付的违约金可达套餐总费用的50%-80%,远超行业合理标准。
济宁联通通过信息不对称设置合约陷阱的行为,已涉嫌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6条。建议消费者留存通话录音、签约过程录像,遇纠纷时立即向工信部(12300)或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监管部门应建立运营商违约金上限制度,遏制此类”合法外衣下的经济掠夺”。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194002.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