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广告的常见套路
电信运营商常以”月租5元享大流量”为噱头吸引用户,实际存在多重消费陷阱。例如某用户接到中国移动电话推销”5元5G套餐”,次日却被扣费30元,客服解释”原价30元需连续订购6个月才能享受5元优惠”。类似案例中,广告宣称”5元100G流量”,实则需支付100元激活费且每月另收19.9元服务费。
二、实际费用构成分析
通过典型案例可梳理实际费用结构:
- 原价陷阱:优惠价需满足特定条件,如长期合约或消费达标
- 叠加费用:套餐外流量0.29元/MB,通话0.1元/分钟等附加收费
- 隐藏条款:生效次月才享优惠、定向流量限制等
广告价格 | 实际支出 | 来源案例 |
---|---|---|
5元/月 | 30元/月 | |
5元/月 | 19.9元/月+100元激活 | |
5元/月 | 25.7元/月(含超额) |
三、用户维权与防范建议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护权益:
- 保存通话录音与短信记录作为证据
- 通过工信部投诉平台或运营商客服投诉
- 仔细阅读电子协议,特别关注”套餐有效期”等条款
建议选择5元保号套餐时,优先考虑电信无忧卡等明确标明收费标准的套餐,避免捆绑增值服务。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118269.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