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年套餐的虚假宣传
部分商家以「19元享200GB」等宣传语吸引消费者,实际套餐中可能包含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的混合计费模式,且定向流量占比超过60%。消费者在观看视频时可能发现流量消耗异常加速,这与宣传中的「全通用流量」存在明显差异。
宣传话术 | 实际含义 |
---|---|
永久套餐 | 仅首年优惠 |
全国通用 | 限特定基站 |
零月租 | 需预存话费 |
二、网络限速的隐蔽条款
小米流量卡在达到套餐阈值后可能将4G网络降速至128kbps,该条款通常隐藏在长达15页的电子协议中。用户反馈显示,观看480P视频时会出现频繁卡顿,这与宣传的「畅享高清」存在明显矛盾。
- 100GB前:5G网络不限速
- 100-150GB:降速至3Mbps
- 150GB后:限制基础通讯功能
三、激活费用的二次收费
部分代理商要求用户支付「开卡服务费」29元,声称可获赠100分钟通话时长。实际激活后发现赠送的通话时长需通过复杂任务获取,且有效期仅30天。这种变相收费违反工信部《电信条例》第28条规定。
- 隐藏收费项:SIM卡工本费
- 强制捆绑:第三方APP会员
- 充值陷阱:话费分月返还
四、售后服务的三大痛点
用户投诉显示,小米移动卡存在跨省销户困难、投诉响应超48小时、故障赔偿标准模糊等问题。部分用户反映在信号盲区无法获得话费补偿,需自行承担通信中断损失。
消费者应通过运营商官网核验套餐详情,重点关注流量类型、限速阈值、合约期限等核心条款。建议保留宣传页面截图,遇消费纠纷时可向12300电信投诉中心举证维权。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108544.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