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费伪装成套餐门槛费
部分商家以”仅需10元运费”吸引消费者,实则通过运费收取变相门槛费。此类卡需先支付运费才能激活,但实际使用中可能强制绑定最低消费套餐或要求预存话费,导致用户实际支出远超宣传的运费金额。更隐蔽的是,部分运费会被计入首月费用,后续仍会收取高额月租。
二、低价宣传背后的连环扣费
运费卡常配合以下收费陷阱:
- 超量限速:宣传”无限流量”,但达到阈值后降速至2G网络
- 定向流量陷阱:将特定APP流量包装成通用流量
- 虚标流量:实际可用流量仅为宣传量的30%-50%
三、自动续费与合约期捆绑
10元运费卡常暗藏合约条款:
- 强制绑定6-12个月合约期,提前解约需支付违约金(月租×剩余月份)
- 自动开通增值服务,如彩铃、视频会员等隐蔽扣费项目
- 首月优惠到期后自动切换为高价套餐
四、物联卡冒充正规流量卡
约60%的运费卡实为物联卡改装的消费陷阱,存在三大风险:
- 无法实名认证,随时可能被运营商停用
- 仅支持特定渠道充值,且流量数据不透明
- 无11位手机号,不能通话发短信
结论:10元运费本质是诱导消费的入口,消费者应核实运营商资质、查询合约细则,警惕需要专属渠道充值的卡片。建议优先选择可官方渠道查询的套餐,避免因小失大。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981993.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