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绑定附加服务
虚拟运营商常以“套餐优惠”名义捆绑开通用户未申请的增值服务,例如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绑定虚拟短号网(如6位短号集群网)、副卡业务或摄像头监控服务。这类附加服务初期可能显示为“免费体验”,但优惠期结束后会自动转为收费项目,每月产生6-20元不等扣费。
虚假优惠宣传陷阱
运营商通过文字游戏模糊实际收费规则,常见手段包括:
- 将月租29元套餐包装成“首充100元享9元月租”,实际需用户持续充值才能维持低价
- 将普通套餐标注为“无限流量”,实际包含限速阈值
- 定向流量与通用流量混计,降低套餐实际使用价值
自动续费隐性条款
超过73%的隐性扣费源自未关闭的自动续费功能。运营商在业务办理时默认勾选以下项目:
- 合约期自动续约条款(如12个月锁定期)
- 增值服务试用期满自动续订
- 定向流量包按月自动订购
取消服务人为设限
用户取消业务时面临多重阻碍:客服仅允许退还半年费用、强制要求到营业厅办理、设置服务解绑等待期(如摄像头服务需年底取消)。部分运营商甚至通过话术拖延处理,需用户多次投诉至10080或工信部才能解决。
消费者应定期通过运营商APP核查“增值业务”清单,保存业务办理凭证。遭遇隐性收费时可采取阶梯式维权:先与客服协商退费→向运营商总部投诉→向工信部提交书面投诉。建议优先选择标注“长期套餐”“无合约期”的资费方案。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303163.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