兑换卡陷阱:伪造福利暗藏诈骗链
诈骗分子伪造标注“300元面值”“中国移动专属”的兑换卡,通过校园周边及社交网络传播,利用免责条款降低受害者警惕性。扫描卡片背面的二维码会进入伪造的兑换页面,要求填写个人信息并支付所谓“快递费”“工本费”,实际构成支付诈骗入口。
- “0元兑换限量款电话手表”
- “扫码激活三年质保服务”
- “充值99元解锁物联卡功能”
电话卡盗用:借卡实施网络犯罪
犯罪分子以借用手表打电话为由,伺机盗取SIM卡用于架设GOIP设备,与境外团伙勾结实施电信诈骗。被盗副卡会导致主卡连带封号,且运营商追溯时将面临举证困难。
虚假二维码:多重风险叠加攻击
兑换卡二维码可能触发三重威胁:微信个人信息被倒卖灰产、手机植入木马程序、诱导下载恶意APP。测试显示,超60%的伪造二维码会强制跳转至钓鱼网站,要求绑定支付工具。
费用连环套:小额支付撬动大额损失
诈骗流程呈现阶梯式收费特征:
- 首轮支付22元快递费
- 二次收取15元工本费
- 强制充值99元激活费
- 虚构“操作失误”要求保证金
电话手表相关诈骗呈现精准化、场景化特征,既利用儿童好奇心又瞄准家长疏忽。建议建立“三不原则”:不扫码陌生二维码、不外借电话设备、不轻信零元优惠。发现可疑卡片应立即销毁并报警。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246016.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