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产业链现状与危害
近年来,非法激活电话卡窝点通过伪装成正规通信营业网点,以“激活新卡”“赠送礼品”等名义获取用户手机号和验证码,随后将信息倒卖给黑灰产团伙用于注册虚假账号或实施诈骗。部分代理商甚至直接销售未实名认证的“白卡”,借助“猫池”设备批量接码牟利,涉及数万张实名电话卡。此类犯罪导致公民信息泄露、金融诈骗案件高发,严重威胁社会安全。
清查行动重点与措施
公安机关联合工信部门采取以下措施打击非法激活产业链:
- 源头打击:对通信营业网点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整治违规办理“白卡”的代理商;
- 技术监测:利用大数据追踪异常开卡行为,封堵“猫池”设备接入通信网络;
- 法律惩戒:对非法买卖电话卡的个人实施信用惩戒,暂停非柜面业务并限制新开户;
- 跨区域协作:建立全国涉“两卡”人员黑名单库,切断犯罪链条。
典型案例与法律后果
2021年金沙县警方破获系列案件,6家通信网点利用激活新卡窃取用户信息,非法获利2万余元,涉案人员均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起诉。2023年句容市某平台商通过“地推”手段激活5万张“白卡”,主犯朱某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公众应对策略与建议
公众需提高防范意识:
- 选择正规运营商门店办理业务,警惕上门办卡等非官方渠道;
- 拒绝提供手机验证码,激活过程中全程监督操作流程;
- 定期查询名下电话卡数量,发现异常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打击电话卡非法激活窝点需多部门协同作战,通过强化行业监管、提升技术防控能力和完善法律体系,方能有效遏制个人信息犯罪产业链的蔓延。公众作为信息安全的“第一防线”,应主动增强防范意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秩序。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245710.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