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量虚标陷阱
运营商常用「200G超大流量」等宣传术语,实际包含大量定向流量。例如某套餐标注200G流量中,仅有50G为通用流量,150G限定抖音、微信等特定APP使用。更有运营商采用「按天折算」套路:月底激活的卡首月仅获1-2G流量,次月需手动领取流量包。
- 定向流量占比超70%的套餐需警惕
- 超出流量后限速至1Mbps属于变相收费
二、合约绑定风险
所谓「无合约期」套餐常暗含12-24个月隐性合约,提前注销需支付违约金。典型案例显示:用户办理「首月0元」套餐,次月发现月租涨至39元,注销时被要求支付60元违约金。
- 优先选择支持随时注销的套餐
- 要求客服提供书面合约条款
- 确认违约金计算公式
三、优惠缩水套路
通过「首充返现」实现的低价月租具有欺骗性,例如充值50元返120元需分12个月到账,实际优惠期结束后月租可能翻倍。2024年投诉数据显示,67%用户遭遇优惠期虚假宣传问题。
宣传术语 | 实际执行 |
---|---|
长期套餐 | 2年一续约 |
自动续约 | 需二次充值 |
四、隐藏收费项目
标称「免费领卡」可能暗藏30-50元快递费,部分物联卡需支付10-30元开卡费且无法通过运营商查询。更隐蔽的是限速收费:超量使用后需额外购买5元/GB的加速包。
- 拒绝含小数点的月租套餐(如9.9元)
- 激活前确认总费用明细
选择流量卡需验证三要素:合同明示资费、通用流量占比超70%、工信部可查备案。建议通过运营商官方渠道办理,要求客服提供流量明细截图,并定期通过掌上营业厅监控套餐使用情况。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141825.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