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动续费陷阱
运营商常以「首月1元」等短期优惠吸引用户开通服务,却在合约细则中隐藏自动续费条款。用户未及时取消订阅时,次月起即按原价(如30元/5GB)持续扣费,部分老年用户因不熟悉账单查询功能,可能连续数月遭受损失。
二、套餐升级套路
线下营业厅存在以下常见话术陷阱:
- 「免费体验」实际绑定长期合约
- 「套餐升级」后无法降回原档
- 模糊表述流量有效期(如30GB/月变30GB/年)
三、隐藏服务费用
部分套餐默认开通增值业务,包括:
- 视频彩铃(5元/月)
- 云盘会员(10元/月)
- 安全防护(3元/月)
这些项目需用户主动致电客服或在APP设置中关闭。
四、流量计费模糊
运营商对「不限量套餐」设置隐形限制:
套餐类型 | 宣传流量 | 实际限制 |
---|---|---|
畅享套餐 | 100GB | 达量降速至128kbps |
学生套餐 | 50GB | 夜间时段占比40% |
用户实际使用体验与宣传存在显著差异。
五、优惠活动暗坑
「预存返费」类活动常附加限制条件:
- 需承诺在网36个月
- 分月返还额度低于月租
- 违约需赔付高额违约金
消费者应定期通过运营商官方APP核查账单明细,对可疑扣费项目及时申诉。办理业务时需明确询问「是否自动续费」「可否随时降档」「违约金计算方式」等关键问题,必要时可向工信部投诉维权。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140775.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