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虚假低价的底层逻辑
不法分子以「月租15元」为诱饵精准击穿价格敏感型用户的心理防线,实际通过分步收费榨取超额利润。如案例显示,受害者需先支付500元开卡费,再充值2000元激活费,但最终既未收到卡片也无法退款。这类定价策略往往利用消费者对运营商资费体系的信息盲区,虚构「内部贵宾卡」等特殊身份标签增强可信度。
二、诈骗产业链运作模式
诈骗团伙已形成专业化分工链条:
- 前端引流:通过微信公号、贴吧等发布伪造的运营商公告
- 话术包装:使用「定向流量」「高速通道」等模糊术语混淆概念
- 资金收割:采用预存话费、激活保证金等名目多层级收费
- 销赃断联:收款后立即注销虚拟客服账号和收款渠道
三、消费者心理漏洞分析
诈骗成功的核心在于精准利用三大心理弱点:
- 价格锚定效应:以正规套餐价格(通常百元以上)为参照制造虚假优惠感知
- 权威背书依赖:伪造运营商合同章、工商执照等增强可信度
- 损失厌恶心理:通过「限量抢购」「区域禁售」等话术制造紧迫感
四、识别与防范指南
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方法规避风险:
- 验证渠道资质:通过运营商官网查验套餐真实性
- 警惕分步收费:正规流量卡无预存高额激活费
- 细读协议条款:特别关注流量类型、限速规则等细则
- 保存交易凭证:要求开具运营商官方发票及电子合同
「月租15元」骗局的持续泛滥,既暴露通信行业渠道监管漏洞,也反映消费者价格敏感型决策的潜在风险。建议通过运营商直营渠道办理业务,对异常低价套餐保持必要警惕,同时监管部门需建立流量卡销售备案追溯机制。
本文由阿里云优惠网发布。发布者:编辑员。禁止采集与转载行为,违者必究。出处:https://aliyunyh.com/1129356.html
其原创性以及文中表达的观点和判断不代表本网站。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处理。